博导“能上能下”应成社会常态

文章作者:储召生发布时间:2013-02-04浏览次数:474

 

中国教育报2013116日讯(储召生评聘分离,动态上岗,打破了博导的终身制,实现了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,体现了博导的工作实质。

  近日,武汉大学500余名博导下课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。其实,限制博导招生数量甚至停招,武大不是第一家,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大学通行的做法。并且,此事早在去年9月武大实施新的博导管理办法时就已板上钉钉。网上此番热炒旧闻,原因估计有二:一是临近博士生招生季节,加上500名不是一个小数目,已超过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博导总数;二是规定无经费、无课题、无成果的博导不得招生,触动了部分人的面子和利益。

  笔者认为,在博士帽满天飞的当下,博导下课不仅不值得大惊小怪,还应该大声叫好。但究竟谁上谁下,确实要费一番思量。

  从1980年我国恢复建立学位制度时起,博导一词开始进入国人视野。由于当时主要从各校的资深教授中遴选,且由国家统一考察和任命,博导事实上也成为教授之上的教授,享受着介于教授和院士(学部委员)之间的工资及福利待遇。此后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,比如博导资格由高校自行认定、允许优秀的副教授甚至讲师担任博导等,但都属于做加法,导致博导的数量越来越多,并且享受着终生制的待遇。

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,这种特有的博导制度弊端日显:一是博士生培养数量大幅增加,中国已成为博士产量第一大国,整体质量却不如人意。二是学校内部大锅饭,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,客观上也影响到博士生的培养质量。因此,在博士生培养上做减法,已是大势所趋。从武大的情况看,2011年底博导数量已超过1300人,国家每年批准其博士生招生数只有1550人左右,武大校方限制部分博导招生人数甚至停招,也在情理之中。

  具体到武大此次博导岗位管理改革,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。其中最大的突破,在于评聘分离,动态上岗,打破了博导的终身制,实现了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。招博士生时是博导,不招就暂时不是,这与国外的博士生导师制更为接近,也体现了博导的工作实质。在确定上岗导师以及招生数时,武大重点考察科研成果、科研项目、培养质量、学科实力与师资力量、生源状况等五方面因素,也基本符合当前的实情。至于引起网络热议的三无(无经费、无课题、无成果)博导下课,这基本上也是欧美大学的通行做法,国内许多名牌高校也都在实行。如此司空见惯的做法,引起网络热议乃至担忧,其吊诡之处,恐怕就不在武大改革方案本身了。

  1300个博导里只选800人,谁上谁下确实需要一番琢磨。具体到以科研经费、项目课题、学术成果等来评判博导学术水平高低,也可能带来不够科学、不够公正的问题。

  在不同学科之间,受国家的发展阶段所限,客观上存在工程类学科获得的科研经费和项目课题的数量,远比文史哲及理科多的现象。在同一学科内,由于中国目前仍处于人情社会,许多科研项目和课题的评审,以及科研经费的分配,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仍然较大。在这种情况下,套用国外高校的一些做法,极有可能形成新的近亲繁殖——越是科研经费多的学科或个人,越有资格招博士生;博士生多的学科或个人,人脉也广,就会有更多的经费支持。这才是当前博士生培养制度改革中必须引起重视的大问题。

  相比较而言,武大500余位博导下课,没必要惊诧,也不必可惜。博导的全称是博士生指导教师,说到底还是一个大学教师。这些年不少博导潜心要经费、争项目,不屑于给本科生上课,这就与教师的本色越来越远。或许这一做法,正是武大推动名师上讲台的一大契机。

关闭